悲觀雜音?

November 29, 2022

第一次外國睇世界盃,今屆卡塔爾主辦時差好夾歐洲時區,分組賽四場波最早朝早十點、最晏夜晚七點開波,唔駛喺香港咁要較鬧鐘凌晨起身。亦好彩呢邊政府將能源價格所謂「上限」暫時壓低到每年2500英鎊,否則按市價每年4200鎊收費的話,除番開每個月平均電費要超過三千港紙,隨時大家開電視睇波都要諗過度過。不過想幫英格蘭打氣,超市仲係有唔少平價貨可以揀。

睇完波回歸現實,能源危機持續通脹高企,醫護爭取加薪計劃罷工、主流大報警告英國急症護理系統瀕臨崩潰,每日超過四千名病人要等十二個鐘睇急症;英國鐵路運輸工會又計劃新一輪工潮,聖誕前都有罷工。節日無助經濟反彈,餐廳酒吧指聖誕旺季訂位暫時差過去年,業界組織UKHospitality調查,指市道欠佳加埋能源價格令經營成本急升,三分一受訪餐廳酒吧出年初有倒閉風險。首相辛偉誠上任無耐,保守黨仍然內鬥不斷,繼續係好消息欠奉。

咁嘅背景之下,傳媒繼續放大針對英國經濟同英鎊不利消息,每當英鎊受壓每每上即時財經新聞頭條,若果唔check匯價單憑新聞估英鎊走勢的話,可能以為英鎊兌美元已經跌穿一算。事實係英鎊由九月底歷史低位大幅反彈,今個月挑戰超過兩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一度去番1.21附近三個月高位。美金本身受壓,通脹低過預期、聯儲局議息紀錄口脗偏鴿造就英鎊回升。

Char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今年200幾個交易日,英鎊兌美元超過一成半日子單日升跌幅超過1%,近三個月更加試過單日升跌3%,相對港元,轉用英鎊做本幣要適應更大波動幅度,英國身為G7,但經濟不穩貨幣波動,被大行質疑有新興市場貨幣影子。目前應該留番D港紙/美元等時機買港股美股,或趁英鎊兌港元未上番十算時兌多D生活費,類似貨幣組合考慮,為股票投資以外又增添咗煩惱。

The Daily Telegraph, 11月1日 

同埋喺一個悲觀氣氛充斥之下嘅環境,亦會增加投資雜音。呢邊傳媒似乎信奉Murphy’s Law,好多野都係向壞方向諗:氣象部門做冬季天氣預測,話今個冬天75%機會氣溫同過往平均差唔多甚至較暖,但新聞標題就強調有25%機會天氣嚴寒,甚至可能觸發能源供應恐慌;世界盃分組賽英格蘭大勝伊朗後,悶和美國隨即被大肆抨擊… 咁嘅取向下,英鎊呢輪反彈,傳媒提及次數亦自然遠不及受壓嗰陣。純靠睇新聞做投資易出事,喺英國問題可能更大。

重要聲明

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更多文章與貼士

政策萬能?

政策萬能?

新年預測

新年預測

加入免費群組

股市漁夫盡快上岸群

助大家成為股市漁夫, 盡快上岸既群組,談討香港及美國股市,免費分享心得,歡迎任何類型的炒家或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