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避開了1998亞洲金融風暴,卻在2000年科網股爆破後,太早撈底輸了 一半身家…」
之後一連串的經歷,令我從中領悟到,投資股票不能單靠技術分析,或者一些人人都用嘅指數。以下與你一同走一回我二十多年的投資歷程。
由小到大對讀書無興趣,在老師眼中是品學兼差的壞孩子。直至中三開始,我幸運地遇到一位很好的補習老師,他以生動的方式教授,令我對數理產生濃厚興趣。最後, 連家人也想不到,我竟能獲得英國政府及大學的獎學金,三年免費留在英國讀博士學位,專注研究數學模型,寫電腦程式解決現實問題。
於英國求學期間,得到一位師兄的啟發,對投資股票產生濃厚興趣,每日最喜歡看金融時報,甚至差點因為過份沉迷而放棄博士學位。最終,都是不想令父母失望, 迫自己在兩年內交足七份research papers ,並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94年回流香港,於六大會計師樓 (現在的四大) 工作,擔任當年最難入行的助理管理顧問,從中可了解到不同公司的財務結構,真是獲益良多。
當時年少氣盛,因好彩遇上1996-97年大牛市,不但炒股賺到錢,同時人工兩年內倍升,所以有財力幫家人由4百尺兩房換港島東區老牌屋苑千尺大單位,而且還膽生毛借到盡,每月供樓支出竟然比月薪還要高。
後來得到一位上司的太太賞識,因而轉換工作至上市公司,擔任首席分析員,為大型地產及電訊項目設計估值模型。亦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位地產前輩,全靠他的啟蒙,令我對樓市有深度了解。那時正值樓市的高峰期,供樓利息超過十厘,直至1997年的時候,前輩與我都認為香港樓市已出現泡沫,令我意識到,萬一樓市大跌會變成負資產的危險
於97年第3季,股市樓市真的開始下跌,我即時將股票全沽並將物業放售。但放盤一個月仍未能賣出,故狠心地決定將價錢降到比市價低10%,才能成功賣出。 最終該物業兩年內賺了近一倍,亦慶幸避過了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賣樓後有數百萬現金在手, 原放於定期收 6~7 厘息 ,但後來科網股爆破,美國減息令利息收入大減。 眼見科技股王已下跌了近50%, 便趁低吸納 Intel 、Mircosoft 和 Cisco 等股票。誰不知買入後,再跌超過50% ,即由高位下跌超過 70%。
自畢業以來, 一直以為自己投資有道,但這次買了一個深刻教訓,亦交了7位數字的學費!
原來科技股王大跌一半後,可以再大跌一半,而且之後低位橫行近十年!輸了大錢之後,最大問題係輸埋信心,喺嗰幾年做任何事都縮窒縮窒
但我沒有因此而灰心,反之在往後幾年,更努力拼命工作賺錢。2000年轉到和黃旗下一家科網公司工作,公司是電子商務Startup,我原本的工作是做分析,但2002年經濟蕭條,公司裁員,我需要兼任三個經理的工作,更要為公司跑數,雖然不是自己熱情的事,但無可奈何,只能一直捱下去。
投資路跌倒之後也沒有令我放棄,繼續努力學習,但輸過大錢的我轉為謹慎,之後投資會睇得更全面,包括研究周期、基本面、技術面、甚至市場另類的情緒指標。研究了多年股市周期後,發覺增長股的長期熊市可以維持十年以上,所以2002-2007年便專注中國價值股的投資機會,加上2002年見巴菲特投資中石油,便更積極研究商品及貴金屬市場。商品有週期性,發覺當金融資產(例如股票)回報不濟時,商品同期反而大機會上升。
經濟不景嘅情況下,兩個租住的東區單位都先後成為銀主盤而被迫搬出,四年內搬了兩次屋的我唔想再搬來搬去,於2001年再次以近半價上車,買回原本住的港島東區屋苑,事後回望原來差不多在最低位買返樓,終於可將失去的賺回來。
始終自己的熱情是數理及投資,於2006年寧願減半人工,轉工入瑞信協助顧客投資。我第一年已經做出成績,拿到「最佳新人獎」
2007 年第四季見到市寬(Market Breadth)有明顯下跌勢頭,市寬是我最常看的其中一個指標,在港股市場當年還未有譯名,我就直譯做「市寬」,估唔到依家所有股評人都跟我講「市寬」。 當年還未自動化,自己需要逐隻港股花時間用Excel計算。
因此,直至2008年第一季,我便建議客戶沽售股票 ,等到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之後,央行救市時我才建議客戶買回股票,但竟然在百多個客戶中,只有一人回應。我已經提供了理據及指標給客户參考,但原來在牛市初期時,大多數客戶只選擇相信財經媒體及專家,失去了平買股票的良機。
雖然投資有很多客觀指標參考,但市場上很多投資者是不明白指標背後的原理,亦被財經媒體影響咗決定。例如 PE 低,乍看是估值平,但亦可以是公司盈利下降。RSI 不是超買超賣指標,而是用來看相對強弱。
我發現自身的影響力有限,沒辦法逐一去游説客戶做正確的投資決定。最後離開公司,並開始構思創立系統,作為普及性的投資工具。幸運地,在一位知名的財經分析員介紹下,而進入信報工作。
信報原希望聘請研究部主管,但我當時向信報自薦,表示可以設計及建立一個系統,作為分析投資的工具,可以協助投資者認識正確的投資思維及善用指標。當時這個系統(EJFQ .com),在香港可謂創先河,亦受到不少用戶的垂青。現在股市漁夫的長期用户,有不少也是從當時開始,與我共同進退。其後,由於與信報高層理念不同,而離開信報。
之後兩年的時間,完全放空自己,遊山玩水的同時,亦重新整理自己的投資經歷及未來方向。有空閑時間,便在HKUSPACE教風險管理及財務分析。
在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金Sir,並決定共同創業。我使用數學模型建立了「股市漁夫」,目的是希望你們不需要像我,付出7位數字的學費,才能了解投資真諦;反之,每日只需用等同搭港鐵的車費,便能快速了解市況。
很慶幸這工具已幫助了不少投資者,由當初只道聽途說。到現在有自己的獨立分析思維,用數據決定而非感覺評估,在熊市中亦能取得正回報。
「股市漁夫」整合了我過往的經驗,列出最關鍵的投資指標。這些指標包括市寬、板塊能量等。亦能查看每一隻港股、美股的轉勢訊號。配合每週的網上操作教學,期望能用最淺白的方式,最易用的分析工具,幫助你掌握大市趨勢及學習有效的投資方式。
如你想成為「漁民」,可於這裡查看:https://stockfisher.com.hk/
期望有日能跟你於群組中交流!
「股市漁夫」的宗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