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英國熱門話題除咗C朗接受Piers Morgan訪問炮轟曼聯,另一個就係財相侯俊偉嘅秋季財政預算。大約兩個月之前,前財相關浩霆先公布450億英鎊「小型」預算案減稅刺激經濟,但秋季預算變為減開支及加稅550億鎊,極速由寬鬆轉為緊縮、相差千億,呢頭話帶大家去omakase,轉個頭就逼大家食營多,令民眾頭暈轉向,親保守黨傳媒如Daily Telegraph都連日出文,批評預算案違背保守黨低稅率承諾。
侯俊偉秋季預算案演詞文字雲
近7000字預算案中,侯俊偉反覆提到要做「difficult decision」,包括要投資者幫手填補財政黑洞。佢表明要進一步向unearned income徵稅,股息免稅額減半到1000鎊,到2025年更會減到得番500鎊;資本增值免稅額門檻都會調低,原本12300鎊,到2024年會大幅降低到3000鎊,投資所得將會有更大部份要與英國政府分杯羹。
金融市場對呢份預算案反應平靜,並未好似9月短命小型預算案咁令英鎊急挫、債息急升。卓慧思同關浩霆籌備小型預算案時,一改慣常做法,表明唔會同時委託監察公共財政嘅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簡稱OBR)分析預算案建議對經濟影響,動搖市場對英國恪守財政紀律信心。今次秋季預算就配合番OBR預測出爐,即使對黎緊經濟前景評估悲觀,但就俾番金融市場信心。
OBR Chair Richard Hughes
OBR話事人Richard Hughes喺預算案公布後一日出席智庫Institute for Government研討會,筆者走咗去聽。佢提到由前年疫情到目前俄烏戰爭觸發嘅能源危機,英國正面臨近五十年來最動盪時間,不穩定因素增加、市場震盪更頻密,要做準確預測難度更高。聽到呢度,自然諗到普通投資者要喺咁嘅環境下投資獲利,亦係高難度動作。
香港同英國都面對經濟衰退,香港主旋律著力說好香港故事,英國呢邊就幾乎一面倒地悲觀。有保守黨國會議員私下形容秋季預算案等如宣告下屆大選無望,個別議員已經預早為敗選後生計作打算。民調大幅領先的工黨,其實亦無具體方案應付目前問題,民意只反映對保守黨不滿。另外唔少人仍然放唔低六年前脫歐公投,繼續將目前種種問題歸咎當日決定。G7國家中,英國係疫情以來唯一經濟收縮國家,壞消息數極唔完,好彩英格蘭喺世界盃打響頭炮,結束國際賽六戰不勝劣績,睇下整體經濟係咪可以好似隊波咁盡快操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