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人堂》書評 – 跟大師學習! Howard Marks、Peter Lynch、Stanley Druckenmiller

November 15, 2024

在股海浮沉,如何學懂生存搵食的方法,不外乎從大師身上學習。今次介紹《投資名人堂》一書,財經專欄作家美股隊長透過了解多位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投資者,包括「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投機之王」利佛摩(Jesse Livermore)、價值投資大師Howard Marks等,為讀者提供了一扇了解成功投資策略的窗口。這本書不僅回顧了這些大師的成就與經驗,更揭示了他們背後的思維模式與價值觀,更從心理角度剖析投資成功與失敗的導因。無論你是資深投資者還是剛入門的新手,應該都可從中得到新的領會。

這本書開首幾章,介紹了索羅斯及利佛摩的一些事蹟,以及心路歷程。不過,著作對這些大師的投資技術層面著墨較少,反而更深入探討他們的心理層面對投資的影響。此外,書中更以作者個人經驗,解釋如何強化心理質素、如何提升投資決策力,以及怎樣應對順境逆境。以下總結一些書中要點,希望對漁夫系統用戶提升投資境界有所助益。

投資防身術:30周移動平均線

資深投資者,都有自己必須離場的規條。作者在書中,介紹了自己的投資防身術,就是靠30周線和10周線,去判斷資產價格的方向,以及處於「牛熊四階段」哪個階段,若該資產價格的30周線趨平甚或下跌,他就絕不會沾手。

各位如有看過《捕魚投資學》,應該都記得書中提過可以150天線或200天線的「斜率」來觀察大市強弱,以及Stan Weinstein的「牛熊四階段」,有助判別入市及離場時機,而書中Paul Tudor Jone II留給學生的投資原則,就是跌破200天線無論如何果斷沽貨。由此可見,投資之道,異曲同工。

其實,透過漁夫系統,亦可以利用「股市掃描」,篩選出「現價高於150天線」或「現價高於250天線」(美股系統則為Price above 200MA)的股份,並有各類選項,以挑選強勢股、避開弱勢股。

Howard Marks 與股神心法精要:不要輸錢

作者介紹,防守型打法宗師、橡樹資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辦人Howard Marks與股神畢菲特一樣,投資戒條就是:不要虧錢!只要在大市上漲時,不犯大錯;在熊市時,相對表現優異,就可威震江湖。作者強調,市升不輸蝕,市跌贏條街,長期必大幅跑贏大市,且組合波動更細。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大量基金被追孖展賤價沽債券,Howard Marks就用蔗渣價買燒鵝髀,賺到盤滿缽滿。2016年油價大跌,高息債大跌,橡樹不良債務基金伏兵兩年,跳樓價收跳樓貨,盡顯功架。

《孫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簡言之,就是要先立於不敗之地,才去爭取勝機。而《捕魚投資學》中亦有講及,投資高手如Stanley Druckenmiller,即使有30年年均複利回報率達30%,卻是非常重視防守,與股神一樣,盡力避免組合大幅drawdown。

此所以莊博經常提醒大家留意各類風險。其實股市漁夫系統中亦有一個功能,就是設定投資組合時,可為股份訂定止蝕價,一旦股價跌穿止蝕價,系統會透過電郵通知用戶,提醒控制組合風險。

喬布斯成功之道:先射子彈再射炮彈

蘋果公司喬布斯創業之初,全無零售經驗,正考慮如何開舖。他沒有像其他企業般,一開始便全軍出擊狂開數十家Apple Shop,反而參考了另一建議,先租一個大貨倉,再設計模擬店面,累積開店經驗,無論樓梯設計以至枱面高度,所有細節都一一做好。之後先在洛杉磯和維珍尼亞開兩店射子彈試水溫,證明模式可行,數年後才射出「大炮彈」,在紐約第五大道斥巨資開店,並成為該區最賺錢的名店。之後,蘋果便將這個模式複製全美。

作者認為,投資者如果以「先射子彈、再射炮彈」的態度,去學習新的交易系統及技術指標,成功率應會大增。

這亦是分段加注的重要性,可減輕投入一大筆資金後的心理壓力。無論是冠軍炒手Mark Minervini以至股神畢菲特,都是採用分段加注的方法,以提高回報、降低風險。

魔球:數據運用先於直覺

根據小說拍成的電影《魔球》(Moneyball),講述一隊美國職業棒球隊的總經理,放棄業界慣用的球探揀蟀形式選拔新秀,反而單靠數據分析去作決定。開始時,這決定備受輕視批評,令球隊變成一隊恍似《少林足球》般奇怪的組合,誰知後來球隊竟然在常規賽連勝20場,更稱霸美國聯盟。這時候,體育界才驚覺運動統計的威力,如今所有北美的職業球隊,都必然聘請數據分析專才,就算是NBA,也不斷利用球員數據以提高成績。

事實上,利用數據分析,很多時候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發現。例如利用漁夫系統,有時候都可以發現一些名不經傳的股份發出「破」訊號,連莊博亦坦言,不知道為什麼系統會對股份發出訊號,是系統根據數據發出,但這些股份其後往往變成爆升股,例如泡泡瑪特(09992)、萬國數據(09698)等,可見利用數據的重要性,更勝於單靠直覺或道聽塗說發掘股份。

沒有不能交易的市況

作者常追看一位投資心理學家史坦伯格的文章,他提到有部份投資者,認為2015年美股無甚可為,因為走勢反覆無常,只是上上落落,浪費時間。不過,史坦伯格卻有一些朋友,把標普五百指數分拆成不同板塊,作出分析並作長短倉操作,例如long表現亮麗的科技、消費板塊,short弱勢的能源和原材料板塊,仍然找到不少機會。史坦伯格的結論是,沒有「不能交易」的市況,只看眼界、視界,是否自己劃地為牢。

還記得不久前(2024年頭)外資紛紛看淡中港股市,更形容為「不可投資」(uninvestable),恒指插穿15000點,人人對中港股票避之則吉。然而,當時莊博便根據數據指出,港股市寬未有跟隨指數回落,港股仍然有機會,更發掘出不少潛力股,反映「牛股在絕望中誕生」。

二十哩行軍:投資切勿一曝十寒

作者博覽群書,很喜歡一本名為《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Great by Choice)的著作,書中講了兩個南極探險家的真人真事。1911年,探險家A及探險家B競賽,希望成為第一個抵達南極的人。

南極天氣變幻莫測,今天風和日麗,明天隨時漫天風雪。探險家A的策略,是不管天氣好壞,每天前進固定距離,就算天氣好可多走數哩,也寧願提早休息保留體力。探險家B的策略,則是好天氣就拼命三郎式突進,風暴來臨時就結營不出。結果,探險家A成為「南極第一人」,探險家B則因體力透支,功敗垂成,最終客死異鄉。

作者認為,如果採用「二十哩行軍」的心法,不論市況好壞,都應固定投放時間,或跟進持股圖表走勢,或靜候好價累積心儀股份,或看看全球資產類別,感受資金流向。還要戒險市況超旺時買大幾倍注碼,疊完又疊,隨時埋下重創的伏線。

莊博亦常常告訴用戶,不要市差時就完全離市,對市場不聞不問,而是要每日以一定時間利用系統觀察市場變化,這樣才不會走失入市良機。

性格決定命運,學懂抽離放下

除了投資戒條,作者也用頗多篇章,分析投資者的心理與手法,其實才是勝負的關鍵。作者舉了三位朋友在英國脫歐時皆看好Nvidia為例子:A君一見市場大跌,騰雞清倉,再反手造淡指數,最後被大挾淡倉;B君固守持股,另沽指數對沖,後指數重越200天線,即解淡倉,小勝而回;C君堅守不退,再加注買入認購期權,大勝而回。同一市況、同一股票、同一看法,因信心及手法不同,結局迥異。

一般投資者,最難控制自己的貪婪與恐懼。很多人即使有浮動盈利在手,一日未賣出,仍會怕由贏變輸,浮盈越多,壓力越大,很多人會「食胡」求解除失去盈利的恐懼。就算買中股王,也時常「坐唔定」出出入入,最終「落錯車」望着股王絕塵而去,無法坐足整個大浪。

對此,索羅斯有兩個建議:第一,當恐懼來臨,千萬不要用意志力去控制,「自我毀滅之最,是無視自己的情緒」。因為任何負面情緒,你越用力排除,心魔的力量反而會變得更大。第二,感到恐懼時,學懂「抽離放下」,盡量把自己變成抽離的「旁觀者」。作者舉例說,傳奇基金經理Peter Lynch有一習慣,萬一買入股票後股價大瀉,他會從「我中伏了!」的心態,轉化為「如果有人這刻問我這股會否撈底,我會點答?」,把自己從「坐艇者」變成「旁觀者」,去客觀評估事態,無悔無恨無榮無辱無執着,減低出現偏見的機會。

投資要成功,就要排除偏見,而且要時時刻刻作出選擇。如果你常常不知如何是好,希望提高投資決策能力,也可考慮參與漁夫講堂的「投資決策學」課程,讓你更科學、更有效、更輕鬆、更平靜地作出大小決定,提升投資成績。

適時休息,決策能力更高

無論是索羅斯、利佛摩抑或九歲就成為全美國際象棋大賽冠軍的Josh Waitzkin,都強調適時休息的重要,因為當過勞時壓力累積,決策質素就會急刻下降,容易犯錯;一旦出錯,便需額外心神去補救,惡性循環不絕。投資名人似乎頗喜歡出海,利佛摩會去釣魚,Josh Waitzkin會出海;索羅斯曾經精神壓力大到要睇心理醫生,後來學懂放下「凡事控制」,信任直覺,基金連續兩年翻倍。《捕魚投資學》中亦講及,Stanley Druckenmiller離開索羅斯後,就是在非洲的悠長假期,讓他整理思緒。

作者解釋,大腦負荷能力,是有極限,長期戰鬥,腦袋運算速度會大幅降低,績效甚差。即使受過特別訓練,一個人的集中力,最多只能維持兩小時左右。應對之法,就是適時放下休息。他舉了《金融怪傑》(Stock Market Wizards)書中短炒高手Jack D. Schwager逢周五不落場作為例子,皆因回顧易紀錄,他逢周五便會把周一至周四所的盈利,輸回一大截,全因精神不足。

不少投資者,每日望着報價機的數字跳動,備受貪婪恐懼煎熬,壓力奇大。正如莊博及KL所講,經常望著報價機不會帶來回報,投資者有時亦要學懂放鬆,例如莊博會去旅行(當然,「莊博去旅行」已成為市況轉跌的一大燈號),KL會行山探海,回報一樣理想。而用戶利用系統,每日只需花大約半小時做功課,就已經足夠,其餘時間可以用作更有意義的事情,例如休息,陪伴家人、為興趣進修等,帶來的個人回報更大。

隱形富豪的秘訣:會過去的!

有一個分析員,老闆是隱形富豪,背後身家以10億計。這位富豪功力深厚,過去在港股直通車、大時代的升浪,都安然高位脫逃;在市場恐慌之際,則彷彿若無其事,成功撈底。這個富豪有一小習慣,每次市況極端貪婪,就會在銀包拿出一張小紙條,細看一番。當市場極度恐慌,他也會做同一動作,看看這張小紙條。

後來分析員終於忍不住,好奇問隱形富豪,紙條寫着什麼。隱形富豪亦不吝嗇向他展示紙條,上面寫着「會過去的」四字。

原來,這位富豪生於內地中上家庭,但在文革中受批鬥吃盡苦頭,更被流放新疆,痛苦萬分,想過自殺。後來碰上另一知識分子,寫下「會過去的」四字給他,勉勵他挺下去。這四個字,改變了隱形富豪一生,令他知道現在的痛苦並非永恒,只要耐心等待,總有完結的一天。

七十年代,這富豪偷渡到香港,由工廠散工起家,再開廠並投資物業,逐步白手興家。八十年代,他累積了不少財富,豈料遇上1987股災,還要剛學炒期指,一夜間失去大半財富;生意亦有暗湧,債台高築。自然反應是懊悔不堪:何以一念之差炒賣期指,令自己落得如斯田地。

痛苦之際,又是「會過去的」四字,助他渡過低潮。壞的時光,看來無窮無盡,但當捱過低谷,熊去牛來,身家又再復原。到九十年代,更是股樓齊升,富貴逼人來。

所以,即使閣下來不及止蝕,手中蟹貨眾多,又或面對什麼困境,感到全無希望,也許「會過去的」四字能夠幫助大家,保持樂觀心態,捱過困境。

重要聲明

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更多文章與貼士

加入免費群組

股市漁夫盡快上岸群

助大家成為股市漁夫, 盡快上岸既群組,談討香港及美國股市,免費分享心得,歡迎任何類型的炒家或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