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意義和影響在哪?為什麼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那麼重要?收益率曲線倒掛你又聽過嗎?

November 22, 2022

美國公債殖利率可謂現代經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你可能聽過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收益率曲線倒掛這些艱深的詞彙,但到底怎樣理解它們的意義?背後和股市、加息又有什麼關係?本篇將會深入淺出,逐一說明。

什麼是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國國債收益率?

開宗明義,美國公債殖利率(英文: U.S. Treasury Yield)/美國國債收益率(英文:U.S. Bond Yield),就是持有美國政府公債時,投資者未來可以在公債到期為止所領取的利息金額,換算成年度化報酬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

換句話說,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國國債收益率就是投資者預期美國政府公債的有效年度回報。

順帶一提,通常談及「殖利率」都指代到期殖利率,一些情況下都可以說明當期殖利率、贖回殖利率。

美國公債殖利率有什麼實際意義?

當美國政府決定借入資金時,它通過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務工具,購買國債的投資者是在向政府借錢,而美國政府須向這些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

美國國債(英文:U.S. Treasury,簡稱UST)由於是政府發行,與一般公司債券不同,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該國政府發行的債券通常被認為是無違約風險的債券(最起碼是債券類違約風險最低的)。

因此,它被視為金融市場動盪時的資本避風港,無須考量其他風險如營運風險、信用違約等,故有人會將美國國債的安全性與銀行定存比異。

美國公債殖利率/國債收益率不僅影響政府借貸費用、以及國家債券的收益,它可以透視投資者如何評估經濟前景,一般美國長期國債的收益率越高,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就越大。但高長期收益率也可能是通脹預期上升的信號。

另外,美國國債同時也會影響消費者和企業為購買房地產、車輛和設備而支付的貸款利率等。

美國公債殖利率怎麼計算出來?

美國公債殖利率反映投資者借錢給政府的供求關係,取決於債券價格與利息多寡。當國債按面值發行時,意味美國財政部要在到期日償還本金,並根據規定的最低收益率拍賣給一級交易商。若二級市場中,其價格上漲,則殖利率相應下降,反之亦然。

一般公債殖利率的錢式如下,票面息利由購買時恆定不變,票面價格則視二級市場的需求改變:

公債殖利率=「票面息利/票面價格*100%」

舉例來說,如果一張面值為 1,000 美元的 10 年期國庫債券以 3% 的殖利率拍賣,隨後其市場價值下跌至 974.80 美元,將導致殖利率升至 3.3%,因為財政部仍會支付 30 美元(1,000 美元 x .03)的年息以及 1,000 美元的本金還款;

相反,如果同一張國庫債券的市場價值升至 1,026 美元,那麼以該價格購買者的有效殖利率將下降至 2.7%。

然而,美國政府定期拍賣美國公債,當中由許多機構競價得標,並根據當下對市場的恐慌程度、對未來利率的預期等等因素,來決定最終競拍的價格。換句話說,債券最終出價越高、殖利率就越低,即代表有人想將資金轉移到低風險資產上,資金避險。

查詢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國國債收益率?

需要明白的是,美國公債殖利率/國債收益率與國債價格成反比。按國債到期日,其自身的收益率作為一種價格表達方式。

投資者可於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網站查詢所有到期國債的收益率,網站每日更新。

不同年期的美國公債殖利率?

雖然中文一直稱呼為美國國債,但其實這個只是總稱,它大致可以到期年期分為:

Treasury bonds/T-bonds(長期國庫債券) —— 債券期限為 20-30 年;

Treasury notes —— (國庫票據)債券期限為 1-10 年;

Treasury bills/T-bills(短期國庫債券) —— 債券期限為 1 年以內(最短可至幾天);

一般而言,常見的美國公債如 2年、3年、5年、10年、30年不等,其年期的長短其實意味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因此越長年期的美國公債一般擁有更高的美國公債殖利率。

廣義來說,不少投資者在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時,一般分為短年期和長年期,即 2 年期公債殖利率、及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國債收益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英文: 10-Year U.S. Treasury Yield)比任何其他殖利率更受關注,通常人們談論美國國債、收益率時都在指代它,是重要經濟指標。

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可謂其他借款利率(如抵押貸款利率)的基準,透露全球市場情緒信息,對整個金融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為什麼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國債收益率如此重要?

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反映今天購買時,支付給投資者的當前利率。因此,專業投資者會分析 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的變化模式,以預測經濟環境的景氣程度、通貨膨脹情況等。

舉例而言,如果 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處於下降趨勢的話,通常表明全球經濟狀況相對謹慎的態度。亦即是說,投資者認為通過投資股票、ETF 或其他風險較高的證券,都不比 10 年期國債所收獲的回報更高,因此反映市場信心。市場中,隨著美國國債的需求增加,將會推高美國政府債券的價格,從而降低殖利率。 

相反,當市場信心高漲時,10 年期國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代表他們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回報更高的投資,而無須謹慎行事。

美國公債殖利率對股市的影響?

一言蔽之,由於債市和股市大多數時間是反比關係,美國公債殖利率會影響股市並造成波動。

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

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表明投資者正在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人們更願意承擔高風險投,亦代表資金可能從債市流向(更吸引的)股市,債券價格將會下跌,而殖利率則上升。

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

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表明人們正尋找相對安全的資產,資金可能從股市流向(更吸引的)債市,債券價格將會上升,而殖利率則下降。例如英國脫歐等地緣政治局勢期間,國際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往往會被提高,從而導致殖利率下降。

美國公債殖利率和美聯儲的關係?

如果美聯儲希望提高聯邦基金利率(英文:Federal funds rate),即是它打算收緊貨幣政策、或投資者只是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會上升,美國公債殖利率都可能會因此而上升,導致債券價格走低。

這種情況下,由於聯邦基金利率代表銀行相互收取隔夜貸款的利率,它將會最直接地影響短期國債殖利率,因為債券定價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而長期債券反映投資者對經濟表現的長期預期。

換句話說,美聯儲在加息的情況下,短期殖利率通常會比長期殖利率上升得更快。如果利率結構反轉,可能會導致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低於短期國債的收益率,即收益率曲線倒掛。

什麼是殖利率曲線倒掛/收益率曲線倒掛?

經常聽說殖利率曲線倒掛/收益率曲線倒掛(英文:Inverted Yield Curve),有時被稱為「負收益率曲線」,其實是指長期公債殖利率比短期公債殖利率低。更具體的說法通常會以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和 2 年期公債殖利率作比較。

從經濟角度來看,一旦收益率曲線倒掛(罕見現象),則代表殖利率隨到期日的推移而下降。而美股歷史上出現「倒掛」,亦被證實為經濟衰退將會到來的可靠指標。

加以解釋下去,曲線倒掛代表短期風險高於長期風險。由於一般情況是長期投資的收益率較高,即短期利率比長期利率低,這也被視為正常收益率曲線(向上傾斜);但如果兩者利差收窄,甚至長期利率低於短期利率時,就會出現倒掛——收益率曲線向下傾斜,表明投資者正將資金從短期債券轉移到長期債券,即市場整體上對近期的經濟前景變得更加悲觀。

綜觀歷史,在科網泡沫(2000 年)、金融海嘯(2008 年)、新冠疫情爆發(2019 年)的前後時間,都出現過收益率曲線倒掛,而股市亦在不久的將來出現空頭和崩盤。

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因素?

一)中央銀行買債(實施貨幣政策)

承上所述,當美聯儲打算以量化寬鬆/量化緊縮等貨幣政策來緩解金融狀況時,可能會通過大規模購買/出售國債來對債價、公債殖利率造成影響;

二)財政政策

最直接的理由,一旦美國政府出現預算赤字,將可能以發行國債來向投資人借錢,將導致國債供應量上升,影響債價、公債殖利率;有時更需要刻意提高殖利率吸引貸款。

三)FED加息

實際上,美聯儲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就是範圍內提高殖利率。可參考上段「美國公債殖利率和美聯儲的關係?」

四)美國貿易逆差

美國國債是最大和最具流動性的市場,巨額貿易逆差會導致出口收益改變,令資金想以最小的信用風險進行投資,推動債價影響公債殖利率。

五)監管機構要求買債

一些情況下,銀行監管機構可能採用更高的資本充足率,國債因此增加了吸引力;而退休計劃、保險投資組合都可能要因應監管要求,需要購買一定國債,將會影響公債殖利率。

六)通貨膨脹

未來通脹抑制了貸款和增長,當美聯儲提高短期利率時,長期利率也會隨之上升,反映對未來更高短期利率的預期,因此通貨膨脹往往會使殖利率曲線趨平,反映名義利率。

重要聲明

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更多文章與貼士

政策萬能?

政策萬能?

新年預測

新年預測

加入免費群組

股市漁夫盡快上岸群

助大家成為股市漁夫, 盡快上岸既群組,談討香港及美國股市,免費分享心得,歡迎任何類型的炒家或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