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萬能?

January 9, 2023

英國踏入新一年話題仍然係鐵路工人連日罷工、以及NHS國民保健服務瀕臨(或已經)崩潰,病人要等13個鐘先有救護車送院。

種種問題講咗最少大半年,但不斷內耗之下仍然無解決辦法。

首相辛偉誠預告問題唔會因為踏入新一年而過去,其實係人都知,但連趁新年振奮下民眾士氣、展示決心解決問題的機會都放棄,難怪被質疑管治意志薄弱。

經濟衰退

香港都係面臨經濟衰退、樓市下滑,不過政治領袖繼續唱好前景,李家超話社會氣氛漸好,要令生活回復疫情前,陳茂波對經濟審慎樂觀。中國極速撤銷防疫措施,當多國收緊中國旅客入境限制、海外傳媒憂慮內地疫情宗數爆升,本港財經傳媒反而充斥睇好經濟股市言論,除咗中央防疫政策急轉彎,仲有接連出招協助房企紓緩現金流壓力,針對科網監管又有鬆綁跡象,「通關利後市」、「港股重整旗鼓」、「後疫情時代中國股市機遇」等分析文章排山倒海。

大批殘股翻身,大市陷絕境時已逆市造好股份更強勢,去年 10 月現身於系統風中勁草名單,試探性質買入的康方生物(9926),近三個月股價已升八成。個市好似真係大把機會。

英國傳媒擔心中國急速開關影響

股市基本因素分析奠基於準確可靠數據,但目前中國實際疫情係點、極速放寬防疫限制係咪全無後果,可以令經濟快速復常,傳媒、大行少有探究。

以往不少本地傳媒專設中國組實地調查追蹤,發揮香港新聞自由及資訊流通優勢,但類似報道已不復見,政策無定向風險亦毋須再搵評論員多加分析,總之疫情管控放鬆就係利好,分析員加兩句「疫情總有過去一天」、「抓緊中國經濟復甦機遇」,又寫好一篇唱好後市文章。

而內房債問題究竟呢個黑洞實際有機深,靠金融16條、境內融資三枝箭、內保外貸等係咪就可以解決問題,及時救治經濟內傷?去年完全低估問題的大行,新一年又預測話有信心今年房地產市場軟著陸,但搵勻全篇內容,都無分析種種救市政策實際幫助有幾大,最有力理據就係中央表明「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就可以「穩信心、保行業、穩企業」。

市場一直搵辦法評估中國經濟實況,例如以往有「克強指數」,但依家自覺憑基本因素已難分析中港股票,想繼續喺港股玩落去,越來越要憑系統指標或技術分析著手。

重要聲明

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更多文章與貼士

加入免費群組

股市漁夫盡快上岸群

助大家成為股市漁夫, 盡快上岸既群組,談討香港及美國股市,免費分享心得,歡迎任何類型的炒家或投資者